影视专业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5日,国际赛事背景下的影视专业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主题论坛在燕京理工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北方投资集团国际传媒教育研究院、燕京理工学院主办,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重庆智辉芯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家协会协办。
本次论坛研讨进一步明确国际赛事背景下的影视专业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新方向,为提升高校影视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进而推动影视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韩国清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上,专家首先从院校视角分享了国际赛事背景下的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及课程建设思路。其表示深化高校影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影视人才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并针对如何创新影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论述。论坛上企业代表分享了现阶段影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具有较强的媒介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逐渐成为各影视制作团体争先抢夺的资源, 应用型影视专业人才的优越性日益凸显。同时,企业代表又介绍了新技术催生的传媒类新岗位类型,为院校提供传媒人才建设解决方案。
与会专家还就各自院校的传媒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传媒学院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及瓶颈进行了分享。
此次论坛进一步明确了国际赛事背景下的影视专业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新方向和新思路。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直面影视产业发展需要,积极破解人才培养瓶颈,共同探究新的思路、谋划新的发展篇章,为未来影视专业培养专业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论坛还提出了构建利益互补、文化共享,坚持“育人为本”,立足“高端化、国际化、项目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究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性电影人才。
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炜介绍,影视艺术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除了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理论修养以外,高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有较高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在影视传媒机构工作的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传媒学院一贯落实“项目制”教学模式,以项目制教学推动学生,注重成果产出,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赛事,通过国际赛事,以此锻炼学生综合水平,拓展学生视野。这几年来传媒学子多次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佳绩大奖。
此次论坛活动中,传媒学院还开展了国际获奖学生作品展,通过多部获奖短片的展示,专家进一步了解了当代青年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实力。
- 1 Ella陈嘉桦时隔五年再执笔 为巡演打造主题曲《It's Me一直迷》
- 2 孙燕姿“就在日落以后”内地巡演圆满收官,2026年再见!
- 3 《水龙吟》上演玄侠江湖,谢彬彬红衣纵马出场即惊艳!
- 4 从圈内团建到观众共情 黄晓明携《阳光俱乐部》在深圳完成温暖接力
- 5 奔跑怪物与听花岛正式开启战略合作 共筑短剧音乐精品化新生态
- 6 褪去光环回归本真 黄晓明用“吴优”完成了一场演技的修行
- 7 孙燕姿巡回演唱会内地收官站开唱,近五万歌迷齐聚南京共赴时光之旅
- 8 A2O MAY首张EP《PAPARAZZI ARRIVE》正式上线 全球宣传全面启动
- 9 黄晓明《阳光俱乐部》正式上映 突破式演绎“纯粹人生”
- 10 《水龙吟》开播即热 李家豪化身“阳光侠客”点亮玄侠江湖